5月8日下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厦门大学彭栋梁教授、瞿佰华博士应公司邀请,在雁山校区萃华楼报告厅分别作了题为“面向高性能锂离子电池的电极材料设计、制备与性能调控”和“结合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探索谈从事科研工作的体会”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理学院肖剑荣教授主持,师生代表120余人参加了本次报告会。
彭栋梁教授围绕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设计、可控制备与储能机制开展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进行了详细的报告。彭教授课题组研究发现,高容量的富锂锰基正极搭配硅基、锂金属等新型高比能负极可提升锂电子储能密度;通过采取形貌调控、成分设计、缺陷构筑等不同策略,可显著改善富锂锰基材料存在的首次库仑效率低、倍率性能差以及容量和电压衰减严重等问题;通过各种缺陷间内在联系的理论研究,探索协同提升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及其规模化应用的有效方案取得可喜进展。瞿佰华博士结合近年在可控制备硫化物及石墨烯基二维复合材料、构筑硫化物三维碳基体复合结构及表面调控的应用所开展的研究工作,分享了在从事科研工作中的心得体会,瞿佰华博士强调科研工作必须要始终保持严谨的科学研究态度、具备勇于探索的精神,要勤于思考、善于交流,还要有耐心、有毅力。
报告会期间,彭栋梁教授和瞿佰华博士与在座师生进行了提问互动,并做了深入的交流。本次报告会使师生们深刻领会到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尤其是物理、化学等基础理论知识)是从事科学研究的必备条件,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开展相关领域研究工作起到良好促进和指导作用。

(一)彭栋梁教授作学术报告

(二)瞿佰华博士作学术报告

(三)师生提问互动环节

(四)会场